Computex 2018 巨蟒 ANACOMDA 攤位隨手小記

3C 業內人士相當看重的 Computex 2018 也在上周落幕,在參展期間受到了專攻 Memory、Storage 的巨蟒 ANACOMDA 邀請,前去攤位參觀,了解其目前最新的產品 Lineup,以及新產品路線規劃。今年的攤位接近場地入口,多少也增加了一點參觀注目度


當然最先要問的還是,為何是 “Anacomda”,而不是正確拼寫的 “Anaconda” ? 來自官方的答案是,由於以 Anaconda 作為品牌單字實在是太過普通,加上母公司敏寶也是以代工記憶體、快閃記憶體起家,採用了帶有 M 字的變體也有著 memory 的意味存在。

巨蟒先前已經推出不少 SATA SSD,不少型號目前在市場上也持續以相當低廉的價格攻城掠地。於是今年推出的新品主要集中於支援 NVME 的 Pcie SSD,推出兩款新產品 I1、I2。I1、I2 具有不同的 Form Factor,I1 使用了 M.2 2280 介面卡、I2 則是 AIC 形式存在。

I1 使用了 Marvell 88NV1160 DRAM-less 主控,支援 PCIe 3.0 X2,速度最高達 1600MB/s、1200MB/s,M.2 SSD本體上覆蓋有一層石墨稀導熱層加上鋁質金屬形成的 heat spreader。

I2 則是以 SMI SM2263XT DRAM-less 主控為底,支援 PCIe 3.0 X4 因此在最高連續性能上來到了 2000MB/s、1200MB/s,形式為半高 AIC。

由於主控調校的緣故,使用 Marvell 88NV1160 的 I1 會比較偏向以速度換取穩定性的配置,對於本身熱量就很集中的 M.2 SSD 來說算是比較保險的設定。而具有 AIC 尺寸的 I2,由於主控頻寬、加上散熱能力足夠的緣故,最高速就高了不少,更加的性能導向的調整。由於敏寶於美光算是關係良好,因此這兩款都使用美光的 3D TLC NAND flash,也由於同樣都是 DRAM-less 方案,因此可以預期價格上會相當平易近人。

另外一款 PA SSD 則是主打使用 USB Type-C 的外接固態硬碟,同樣使用了 3D TLC NAND,不過具體使用的主控與橋接方案則並未透露,比較特別的是接座旁帶有一個唯讀切換開關,增加外出使用時抵抗誤操作、病毒等潛在威脅。

SATA SSD 部分,除了兩款已經存在的 MLC 產品 A1,以及 3D TLC 的 T1 以外,追加一款新品 TS,預期未來有可能取代 T1 現有的位置。

TS 使用 SMI SM2258XT 主控加上美光 3D TLC;T1、TS 目前的關係也類似於 I1、I2,性能調校的取向稍有不同。這三款 SSD 皆為三年保固。

記憶體部分,雖然敏寶最早也是代工記憶體模組起家,但也許是在看發展風向決定開發產品,因此今年才推出兩款巨蟒品牌的記憶體。分別為 DDR4-2400 與 2666 兩種速度,屆時也會有不同容量、多通道組合的 SKU,另外搭上了發光列車,這兩款記憶體也帶有了 RGB 發光能力,但由於巨蟒切入 RGB 記憶體較晚,目前的產品設定是僅能靜態發光,當然支援各式 RGB 同步的新產品也在積極準備中。另外這兩款記憶體也都是使用美光的 DRAM 顆粒,當詢問到是否推出使用三星 B-die、E-die 等具有更高頻能力的顆粒,巨蟒也表示不排除採用。期待後續更多新品的開發進展。

其餘展出的還有軍規抗震行動硬碟,以及老本行:各式客製化隨身碟產品。

新品的實機 DEMO :使用了發光記憶體,以及 I2 SSD。
RGB 記憶體發光效果還不錯,期待同步機能的加入;而從實際工作中的 I2 SSD 可以看到更多細節,包含了側邊的巨蟒發光飾條,以及 AIC 實際上也是採用 M.2 SSD 加上轉接卡與散熱片的方式來達成,轉接卡也支援不同尺寸的 M.2 SSD 配置。

雖然產品上還有蠻多發展空間,不過以敏寶的過往實力,加上展現出拓展品牌的積極性,目前已經以相對實惠的產品線開展出一定的知名度的巨蟒,之後應該還是會持續推出一些具有相當吸引力的新品給消費者。但也還是希望能更多放一些心力投入高階市場產品,尤其是記憶體部分,要搭上電競、PCMOD 話題,具有高頻以及完整 RGB 燈效支援的產品還是不可或缺的。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