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 SSD 目前主要的問題還是集中在 NAND Flash本身的壽命,再來就是寫入性能上,雖然目前透過了SLC Buffer加速、 OP 空間、控制器糾錯能力的提升,甚至是 NAND 廠方在 NAND 出廠時的特挑等各種努力來提升,種種的方法都是致力於提升 TLC 在實際使用上的耐用度。

幸運的是,看起來目前絕大部分使用 TLC 的固態硬碟產品,在以上因素的幫忙之下,在一些媒體的評測中都表現出還不算太差的耐用度,小容量的 120GB、240GB 的耐用性結果也都是超過了不少人的預期。

這次的測試,則是挑選 TLC 產品比較多人感興趣的 480GB 級距容量,來進行 Trion 150 的耐用性測試。透過不斷的寫入,檔案校驗,性能測試來簡單測試一下 TLC 在耐用性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閱讀全文…)

在測試收尾的時候發現的。問了一下是昨天才推出的新韌體
Release note 內容如下

Firmware Release Notes

Version 12.3 June 7, 2016

Improvements

Fixed a SMART ADh Issue where SMART Data displayed incorrect erase value
count. (Recommended all users update).
Known Issues

Known compatibility issue with MacBook Pro® NVidia® based chipsets: MCP79,
MCP89K.
Known compatibility issue with motherboards with NVidia® NForce®9 desktop
chipsets.


主要就是修正先前的健康度顯示錯誤的問題,是建議升級的重大更新
(閱讀全文…)

台系控制器方案在入門等級市場的能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在 TLC NAND 的導入越來越多之後,價格便宜、支援性廣且絕大部分都已經針對 TLC 進行功能性優化的台廠控制器自然受到廠商青睞。這似乎也說明在正確的產品定位上,台廠方案提供的性能表現也能讓人接受。

這次進行測試的產品都是如此,前一段時間新推出的 OCZ Trion 150 控制器具有 Phison PS3110-S10 八通道控制器的內在加上 Toshiba、OCZ 的自家韌體調校,NAND 為 Toshiba A15nm eTLC;Plextor M6V 則是有一小段時間前的產物,使用了 SMI SM2246EN 四通道控制器,使用了 Toshiba A15nm MLC。扣除了使用 NAND Flash 的差異,作為入門等級相當常見的代表性產品,來看看兩款不同產品在一般的性能測試,以及高壓寫入、性能一致性等不同面向的差別。

(閱讀全文…)

在合適的控制器以及廠商的推波助瀾之下,TLC 取代早先的 Entry-Level MLC SSD 的態勢已經是越來越明顯。作為早早將 TLC 投入消費級市場的大型廠牌,OCZ 在自然也是加緊腳步繼續推出新品,在母集團 Toshiba 將 NAND Flash 製程微縮推進到 15nm 的同時,採用新快閃記憶體來推出新產品 Trion 150 作為瞄準平價市場的接班人。

(閱讀全文…)